冯奇: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学子成才路上的启明灯

创建时间:  2019-10-25  刘文婷    浏览次数:


在学生眼里,导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是经常安排读书看文献,让学生喘不过气来的高冷学者?还是与学生无话不谈,体贴入微的温暖男神?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导师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自己的学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学生心中的“好导师”,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来听听他的育人之道。

 

教书育人是一生的追求

 

1977年踏入教师岗位,冯奇已经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走了42年。当谈到为什么会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时,他坦言,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冯奇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自己是在学校里长大的。受校园浓厚学习氛围的影响,他对教师这个职业一直都很崇敬。因为它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业。所以他当时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冯奇是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在外国语学院,只要一提起冯奇老师,学生们都会对他称赞有加。在学生眼里,课堂上的冯老师是一位严谨的学术专家,而课堂外,冯老师就变成了一个毫无架子的好友。在冯奇看来,要想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好导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去指导别人;二是要关心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并帮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冯奇在授课之余,每周都会组织学生举行“讨论会”,积极带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教书和育人是有机统一的,它们互为前提,又各不相同”。这是冯奇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教”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在该领域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还要有恰当的方法,才可能让学生学懂,弄通。而“育”则更多的是一个培养和发掘学生潜力的过程。也就是不光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更注重培育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学习没有捷径,但有技巧

 

冯奇长期承担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级综合英语》、《应用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翻译概论》、《中华典籍英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历史文化信息的语言解读》和《语言中的社会文化信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及其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他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译著多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0多部,词典2部,负责或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上海大学等纵向项目或子项目多项。

在谈到语言学习的方法时,冯奇表示,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没有捷径可以走。但我们可以积极寻求方法。拿英语学习来说,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兴趣,二是要学以致用。兴趣其实是最好的老师。冯奇在上课时经常对学生说“you can go a long way if you have an interest”。兴趣可以增加自己的学习动力,让你乐在其中。比如有一部你很喜欢的外文电影,但它只有英文字幕,为了看懂这部电影你就会去查阅不会的单词,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英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第二是要学以致用。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如何利用好我们学到的知识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语言学习其实是没有尽头的,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一门语言。但我们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与人交流、去工作。钱伟长老校长曾经说过,“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敢于到未知领域工作的人。你学的专业也好,学的课程也好,无非是一个平台”。其实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育出一种独特的思辨能力,将来不论学生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够运用到这种能力,并从中获益。

 

 

在学习之余,冯奇还鼓励学生劳逸结合,积极参与一些体育运动。他本人特别喜欢体育锻炼,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不好,那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降低。冯奇坚持每周拿出4天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他也建议自己的研究生要按时锻炼身体。其实搞学术和锻炼身体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好了,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一举两得。

 

目标是帆,奋斗是风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无论是各大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大家都在谈论青年。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青春岁月,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冯奇的青春,那就是“为理想永不停歇的奋斗”。

1977年,一直梦想成为教师的冯奇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中学英语老师。随着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教育界对英语教研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1985年,冯奇已经成为自己学校的骨干教师,但年轻的他并不拘泥于现状。他认为专科的学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诸多限制,应该要趁着年轻再拼一把。于是他毅然地报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并被顺利录取。1988年,冯奇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原单位,继续秉持着一颗“匠心”,为学校的语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之后的工作中,冯奇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并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海南大学到上海大学,冯奇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从一名普通老师到学术大牛,坚持和奋斗是冯奇成功的秘诀。

 

 

反观当下的一些年轻人,缺乏抗压能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抱怨生活的不公,产生了一种“消极现象”。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着一定的关系。但年轻人也应该从自身找一找问题。冯奇认为,年轻人要有一个“Mind map”。首先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再朝着目标去努力。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像大海中的航船一样没有方向,也就无法到达终点。年轻人还要有上进心,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小有成就就裹足不前,应该勇往直前地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当然目标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这没有关系。上帝如果关上了一扇门,也必定会给你开启一扇窗。如果发现这条路行不通,换一条路也许就成功了。”冯奇幽默地说。

冯奇还鼓励学生积极和导师交流,他认为导师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引路人,能为学生们指引方向。每每回想起自己的导师,冯奇心中都充满了感激之情:“我始终忘不了自己的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他们的教学理念不仅把我引进了语言学的研究道路,更为我的未来指引了方向,让我受益终生”。其实无论任何一个导师,都很愿意与学生交流。也许你现在有很多困惑,但只要你愿意多尝试与导师联系,你就会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进入上海大学的”,冯奇接受采访时说道。从2000年进入上海大学,冯奇已经在上海大学工作了19年。在来上大之前,他所在的学校并没有语言学的硕士点,这让对英语语言教学情有独钟的冯奇无法施展拳脚。来到上大外语学院后,冯奇发现学校不仅早已具备了语言学硕士点,更迅速成立了博士点。学校对语言学的重视给冯奇提供了更大的学术研究平台,也让他对这所古老却又年轻的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谈到上海大学的未来发展时,冯奇说:“整体和个体互为因果,学校的伟大可以促成个人的伟大,个人的伟大也能成就学校的伟大”。其实学校就像一个人一样,人的健康取决于体内各个小指标的健康,这就要求每一个细胞都要健康。如果某一个方面出了问题,人就会不舒服。同理,如果每个上大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那么上海大学必然未来可期。”

人们总说,走的路远了,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无数人在城市森林中努力的拼搏,但很多人都会忘记自己为了什么而奋斗。冯奇40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教学阵地,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以身为范,做一名好导师。对他来说,教书育人就是他的初心。地处上海这样一个“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城市,上海大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相信在每一个“上大人”的努力下,上海大学一定能成为一所与上海这座城市齐名的大学。

 

寄语青年: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一个人如果立志成为圣人,他就很有可能成为圣人,一个人如果没有没有志向,整天无所事事,那他以后也必将一无所成。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人需要尽早确定人生目标,然后为之奋斗,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才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

 

记者手记:

冯奇教授是一位极具亲和力,且没有任何架子的学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好导师”应该具有的特质,也学习到了青年该怎么把握自己的人生。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现代社会给年轻人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我们应当反问一下自己,真的甘心没有尝试就退却吗?就像冯奇教授说的,“如果你渴望成为什么人,你就会无限向那个目标前进。哪怕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会留下遗憾”。朝着目标勇往直前吧,因为,年轻不怕失败!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丰屹

 

 



上一条:华子恺:以医者之心,扬工程师之志


下一条:张少云:育人以匠心,桃李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