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训:与共和国同龄,与新时代同步

创建时间:  2019-10-08  刘文婷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开启人生新梦想

 

1977年,上海的一家印刷厂车间标语“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了全社会的一个风向标,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即将结束,由恢复高考的决定而产生的全社会读书热潮由此展开。

当时,28岁的吴信训已在工厂里为工八年,正如高尔基在其小说《我的大学》所描述的“社会就是一所大学”一样,吴信训也把工厂当作他自己的大学,机械劳动没有打消他的斗志,恢复高考又燃起了他重拾人生梦想的希望。在坚定的信念驱使下,吴信训有幸当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此他一直心怀感恩,十分感谢党和国家提供给他的宝贵机会,一心只想尽可能在大学多学习知识。在努力学好汉语言文学的同时,为有利于学习了解国际前沿的科学知识,他在有俄语和英语基础的情况下,又选择了学习日语。他不仅各科成绩优秀,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还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带领一批同学和业界人士,编写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手册(100多万字,内部出版),为日后正式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电影电视辞典》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团支部书记,他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动全年级争创先进,得到光明日报报道表彰。他也光荣地成为了恢复高考后四川大学第一批学生中共党员。毕业时,他服从组织需要,留校任教,参与创办四川大学新闻专业。

悉尼大学传播学院访问交流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选派他赴广播电视传播领域颇具声望的日本上智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他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建设了当时国内高校中先进的广播电视实验室系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同时,他也在四川大学开设了我国西部地区最早的广播电视本科专业及其硕士点方向。90年代初叶,吴信训再次踏上日本的国土,公派到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社会信息研究所从事研究,参与了当时全球最前沿的有关信息化和新媒体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了解到发达国家是如何瞄准对世界经济格局有重大影响的课题开展前瞻性研究的理念与动向,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也更加确立和坚定了他要为祖国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研究的志向。尤其是在1992年,吴信训看到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发表后内心十分激动,在异国他乡结合自身经历连夜写了一篇文章《改革开放,四海所望》,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开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在显著位置,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此后,吴信训也以更大的激情从事研究,开展国内外友好交流。回国后,他在第一时间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信息科技及新媒体发展前沿动向的著作和论文出版发表,或提交给有关部门咨询参考。

1993年,四川省准备创办国内第一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省级有线广播电视台,四川省广播电视厅聘请吴信训参与领导创办工作,并兼任台长助理,以便实实在在发挥作用。当时,吴信训已担任四川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在工作已很繁忙的情况下,他仍欣然应允,并结合他自身的留学知识和我国国情,不辞辛劳开展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克鲁普向吴信训授予“中美新闻传播教育友谊之桥”奖牌

同时,国外留学的经历,让吴信训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认同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的一句话“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思索国家事务。” 于是,站在报效祖国、立足国家战略方针的角度上考虑,他又在受聘教授后,1994年又报考攻读了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我国第一个关于有线电视发展的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线电视经营管理研究》便由吴信训主持,在此基础上,由他编写的《中国有线电视经营论》对广播电视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这也就形成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点竞争过程中的几个学科方向的特色之一。因此,在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动向上去布局开展科研,就成为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自己的科学研究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脚踏实地,不忘志存高远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中国的一流新闻传播学科,也是吴信训留学归国后的理想。

1998年,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际,吴信训受聘为高级访问学者,参与其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规划,受到好评。接着,吴信训应邀调任汕头大学,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以新科技、新理念为指导,创建了该校的新闻传播学科,任新闻传播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新闻信息传播系主任、广播电视传播研究所所长、兼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在他的主持下,这里开始了国内高校最早的数字电视实验室系统建设及校园“三网合一”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长陈自立都曾亲临视察,给以高度评价。

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视察吴信训主持的汕头大学数字电视实验室

2000年,时任教育部长陈自立视察吴信训主持的汕头大学数字电视实验室

千禧年以后,在时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院长金冠军带领下的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正进入到争取博士点的冲刺阶段,在学院、学校领导的诚挚邀请下,吴信训加盟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他同上海大学的广大老师一样,特别受老校长钱伟长在新上海大学组建时的讲话鼓舞:“当今世界的大城市中,以城市的名字命名的大学有不少,其中也不乏佼佼者。我们上海大学的奋斗目标就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达到这些优秀大学的水平,与他们并驾齐驱!”

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交流

吴信训到上大后,一路走来近二十年,和同事们一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努力,先后获得了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高原学科、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等。还同诸多国际国内著名新闻传播院校建立了友好学术交流关系,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新闻传播教育重镇。

几年前,在全上海市高校争取建立十个重点研究基地之际,吴信训带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结合学科特色与国际前沿动态,提出了建立结合影视与传媒两个学科的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这在全上海市乃至全国皆属开创之举。后来,上海市政府还为吴信训建立以其姓名命名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吴信训工作室(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方向)”,对此,吴信训表示,政府的信任越多,肩上的责任也就越大,既然政府相信学者专家提供的建议,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国际的最新动向,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李肇星主任委员视察上海大学影视传媒基地

    吴信训在担任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和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期间,也积极配合校领导,争取各种资源,用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性眼光,推动全校文科以开拓创新精神往更高层次发展。他说:“不管努力的过程会有多漫长,我们既然决定做了,就要用多快好省的精神力争做到出类拔萃”。

 

传承师德,爱生矢志不渝

 

吴信训老师很庆幸自己的求学成长经历中遇到了一些很好的老师,他满怀深情地感慨说:“得遇良师是人生幸事。老师,是知识和人生的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而言十分关键。”所以,他对自己如何传承师德,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十分重视。他认为一个老师要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并且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发挥所长,尽快成长。

指导学生在山东枣庄拍摄《一个乡村的红色记忆》纪录片

同时,老师要真正的爱学生,尤其是当学生困惑时、迷茫时,老师的及时关爱和支持,学生将终身受益。从教近40年来,吴信训老师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所以,受到学生普遍的尊敬与热爱。

吴信训老师说:“老师,是知识和人生的老师,他们可以给你支持和关怀。得遇良师是人生幸事,这是因为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而言十分关键。如果老师指导我们一下,那么我们的头脑中就有了一条路径,怎么样能够找到这条路径?首先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判断力,然后这个时候再一层一层地往里走,就能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正因自己的求学经历中所遇皆良师,所以吴信训老师对于教师的选拔培养方面十分重视。首先,一个老师要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并且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同时,老师真正的爱学生这一点极其重要,发自内心的关爱是直击心灵最柔软之处的,当学生困惑时、迷茫时,老师的一句鼓励,学生将终身受益。

 

青年寄语:

在大学里学习,学好各门课程,这是基础的基础。一个智力健全的人,只需要一半的精力就足够用了。还有一半精力干什么?应该把自己潜在的能力、潜在的智慧充分地发掘出来,主动瞄准国家的发展需求,结合自己的学科、自己的知识结构,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创造性地、自主地学习,争取早出成果。

作为学生,要善于向优秀的导师学习,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要有超越他们的信心。作为导师,最高兴的就是学生能够超越自己,能够成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迭代,生产方式的变革,知识结构的调整,有时就发生在一瞬间,青年学子要时刻做好准备。

 

记者手记:

“得遇良师是人生幸事”,这句话在采访完吴教授后让我感触颇深,实际上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良师即为益友,比如在思想交锋的课堂上、在神情紧张的答辩时,但要说在深入浅出的采访时体会到这一点,这还是第一次。

每每见到吴教授,他精神矍铄的样子常常让我疑问,岁月为什么没有在吴教授的身上留下痕迹?而采访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岁月的痕迹,都留在了他的脑海里,那里是知识、阅历、智慧与博学的海洋。它们饱经风霜,却生得饱满,原因便在于有十年如一日的滋养。从恢复高考开始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吴教授学习了三国语言,横跨三门学科,出版了四十余部专著(含主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这一切若是没有强大的意志品质的支撑,是全然无法做到的。

在与吴教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那双眼眸是会发光的,眼眸里面是星辰和大海,而在星和海的远方,是知识在发着光、发着热。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董子涵

 

 

 



上一条:张少云:育人以匠心,桃李遍天下


下一条:于英香:静心审视、专心学术、用心育人,用信仰与精神彰显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