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香:静心审视、专心学术、用心育人,用信仰与精神彰显实力

创建时间:  2019-07-16  刘文婷    浏览次数:


数据的大容量和包容性正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海量信息裹挟多重文化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21世纪,信息数据技术不仅仅是最大的动力源之一,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其未来的发展一定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息息相关。我们学界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面对记者的困惑,图书情报系副主任于英香老师耐心并专业地谈起自己的研究领域。

 

 

 

专业积淀视野

 

信息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专业领域之一,其在专业分类、保存和传承文化信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16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国家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实现指标。

于英香基于自身对档案事业发展的理解,再次阐明了大数据视域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纲要》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再次表明,信息时代下,“档案信息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学术研究人,应该更具创新思维,积极谋划、参与前沿课题的演绎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跟上国家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革新是必然规律。于英香在自己从事的领域,用专业的学识和开放的视野解读着学术发展的趋势,其坚定的科研理念背后还有着与之相辅相成的教学理念。

 

热爱守护初心

“做老师的成就感很多!年轻人是可爱的,与他们打交道会让自己变年轻。同时,我也不断受他们启发,收获更多。当一名教师是一件‘蛮快乐’的事情。”而创新、实践和天赋,是于英香在教育理念中的三个关键词。

作为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引路人,于英香认为,面对信息化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科发展趋势,我们急需培养学生紧跟时代的素质。创新能力来源于实践和天赋,“有的学生在学术思辨上更有天资,有的学生则更擅长实践创作。这是针对学生培养的关键点。”于英香清晰地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并在平日繁忙的教学中精心指导着具有实践天赋的学生参与各类竞赛。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同时也作为学院图书情报系副主任,于英香在如何培养新时代专业人才上有着自己的理念。她认为,“君子游世之以德也”,对学生德行方面的培养一定是首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更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作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才是现代社会所需的。

于英香除了平日里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外,还经常与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注重引导他们。她说:“德育讲究潜移默化,我从不提倡说教的形式来影响学生。”润物细无声,对教育坚定的深情恰恰是源于长久的热情。

 

坚持铸就实力

 

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升高,让更高层次的教育问题逐渐显露。近年来,全社会硕博学习的人数逐年攀升,但学术研究质量也有所下降。部分硕士在缺乏天赋、兴趣和能力的情况下继续求学,甚至相当一部分博士因无法写出合格的论文而难以毕业。面对这些问题,于英香用短短一句话回应:“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必须勤奋积累。”

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的精神向来是指导学业精进的守则。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就无法取得成就。于英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自己,都是这么要求的。她坦言,在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难以挥之而去的是“中年危机”的瓶颈,因为对于英香而言,“做学术首要的是创新,重复别人的内容没有实际的意义。”

一个深入专业研究多年的学者是很难找到一个全新的并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对于这个困境,于英香表示,“我觉得很困惑,也很痛苦,但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读书,想方设法地突破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于英香一直抱有这样的信仰,不断探索和追求、不断尝试和突破,不为名利,只为更好地完成自己作为学者和教师的使命,这便是于英香的内心独白。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宋颖、杜欣娥、陶格图合

 

 



上一条:吴信训:与共和国同龄,与新时代同步


下一条:尹默林:始于热爱,终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