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不同的世界铸造不同的精彩

创建时间:  2019-04-22  刘文婷    浏览次数:


    说到高校教师,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课题无数、著作等身的学术大牛?还是整日泡在实验室里,摆弄各种精密仪器的业界精英?如果这些您都见过,那么您见过玩转得了各界的跨界大王吗?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有一位教师,沪上人人尊称一声“王博士”。教授、博导、主持人、院长……他身份众多,却在众多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被认为是“主持人里最懂音乐,音乐人里最会主持”的大师,他就是沪上红人——王勇教授。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第一步

 

    1993年,王勇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同年,他在众多职业中选择留校任教。对于他来说,这不仅延续了自己“教师之家”的传统,更是勇敢地担负起导师的期望。

    在初入教育界的那些年,他主要教授“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这两门接受难度非常高的课程。王勇开始思考:“虽然音乐无国界,但音乐传播学却存在着明显的受众差异。如何让非理论专业的学生能够对枯燥的理论课程感兴趣?这是教育中的大难题。”

    同时,在高校追求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却依旧采用“一对一教学”的方式。“在一对一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可是学生并不一定会对这个领域产生学术兴趣。这就有可能造成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存在冲突。”每当遇到这样的学生,王勇就不得不和学生一起学习,甚至花费比学生更长的时间来研究该领域的知识,“但是往往这种时候,我最能够体会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年代的学生之间也开始出现明显差异。在王勇看来,90年代初的学生最为传统,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所以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而90年代末的学生自我观念逐渐增强,王勇会更加关注于找寻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一对一的教学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再是单纯教授知识那么简单,每个老师还担负着育人的重任,所以我们必须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走出象牙塔的音乐教育

 

    对于很多上海的朋友来说,对王勇的身份最熟悉的可能是《欢乐蹦蹦跳》里的“四眼哥哥”,或是《星期广播音乐会》里的“王博士”。但,都不是教师。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另一个身份——主持人。

    做主持本是王勇的个人爱好,但无论是上大学时加入的《我们大学生》节目,还是毕业后的《时代立体声》、《欢乐蹦蹦跳》、《亲亲百家人》等各类节目,都让王勇和电视结下不解之缘。就像他说的那样:“今天我仍然和视觉传播媒体有这么紧密的联系,这和那段经历是分不开的。”所以当他开始不仅仅满足于象牙塔里的音乐教育时,通过主持来向社会大众普及古典音乐是最快出现在王勇脑中的想法。

    作为艺术教育者,王勇的眼光从未止步于校内。他深谙普及古典音乐的重要性,所以早早就扛起了“大众普及”这面大旗。但是,即便有电视节目保驾护航,古典音乐的普及工作也并不一帆风顺。《星期广播音乐会》刚刚开办的时候,缺节目、缺资金、缺观众。大家对古典音乐提不起兴趣,无法产生共鸣。但当坚持到第五年,随着古典音乐魅力的逐渐显现,这一切都不愁了。现在的“星广会”,演出不仅时常加座,有时更是一票难求。可见古典音乐的普及工作正发挥着它巨大的潜力。不过,王勇还有更大的目标,“当上海的古典音乐受众人口比例能与像纽约、伦敦这些国际超级大城市比肩的时候,就能和上海希望打造的国际大都市的身份相匹配了。”

 

严于律己,方能育人

 

    作为一名知名的学者与文化人,王勇的兼职工作也很多。他担任了上海音协常务理事、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艺委会委员、上海国际艺术节节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丝绸之路演艺联盟首席专家等行业内的工作。他也是香港国际音乐节的顾问、中德青年钢琴比赛、莫斯科国际钢琴比赛等国际大赛的评委,同时也但任了中国侨联委员、上海市侨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文体工作委员会主任等工作。

    就在今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王勇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积极地为上海市的教育事业建言献策。他的提案是“关于中小学将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建议”。对于这一提案,王勇有着自己的理解。“如今上海方言在年轻群体中的流失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如何重视上海文化?如何重视上海历史?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让二代、三代上海居民更了解自己的历史?如何让新上海人对这座城市产生更多的认同感?这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王勇自担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以来,行政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几乎是全年无休的状态。但作为一个对自己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师,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多年来的学习习惯。“工作再忙,每天晚上12点以后,我都会留出1-2个小时给自己看书、写字、做研究,这早已变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我的学生做好榜样,才能让他们在和老师的比较中看到差异,学会不抱怨得失。”

    王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并不仅限于此。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互联网教育对高校教育的冲击不断显现,这使得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的荣誉感不断下降。王勇在2013年率先开设了网络课程《西方音乐欣赏》。至今累计已有8万多在校大学生通过慕课的网络学习方式,拿到他主讲的课程的学分。但他仍旧没有急着在商业平台上推出自己的节目。其原因也在于他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他看来,一名教授不仅自己的课程须做到“零误差”,所有的节目也都必须经过精细打磨,做到“零误差”。必须要抱着神圣的态度对待这一切。可是,现在繁忙的状态,让他觉得暂时还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尽管开设网络节目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与较高的收入,但他依然不为所动,“如果要拿出手,就一定要是精品!”

    对于王勇来说,教书育人不仅仅是自己一生的事业,更是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事业。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言传身教,让学生传承好的品格,激发更多学习的欲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任何学术成果,都是坚忍的结果。”这是王勇在博士面试的最后一轮,他导师对他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勉励自己的一句话。在王勇看来,“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当你能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看到结果。”

    来到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后,王勇考虑的问题就不仅仅只是在“传统的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上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这一问题上。作为教育管理者,他更多地思考着关于合理调配资源的问题。为了在管理和艺术之间能够搭建起一个更好的桥梁,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与MBA中心在2018年推出了中国首个参加统考入学的文创产业MBA专业,希望能以此把管理和艺术的结合提高到一个更加专业的水平。

    与此同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还将目光投放到了艺术与科学相关联的问题上,尤其是有关音乐治疗方面的实验。“国内在音乐治疗起步比较晚,我们可能还需要坐8-10年的‘冷板凳’来做这些基础工作。”但王勇相信,只要足够坚持,总能做出成绩。

    最后,在谈及来到上海大学后的发展计划时,王勇表示他想用自己专业的教育经验帮助年轻的学院成长,希望能在上海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里把素质教育做出成绩,做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让音乐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蔡 蕾

 

 



上一条:焦正:致力人才培养 勇担社会责任


下一条:张阿方:严于律己 投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