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古:锤炼思想 学以成人

创建时间:  2020-04-21  刘文婷    浏览次数:


     92E47

 

   他说,理性思维比知识获取更为重要;他说,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他说,马克思和黑格尔是他最喜欢的思想家;他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哲学家,用其思想照亮漫漫人生路。他就是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友古。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刘友古老师,来听听他的教学与育人的统一之道。

 

职业选择:先学“做人”入哲学,乐于分享为教师

 

83FB1

 

    刘友古是这样阐释当初跨入哲学的原因的:“我不愿成为一个只会‘做事’的人”。虽然学“做事”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性的东西,但是会令人困囿于表面现象,却抓不住事物根本。他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自愿去研究像哲学这样虽然深沉晦涩但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学问。经过二三十年的学习和研究,现在他对哲学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对哲学也更加热爱。

     提及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初衷,刘友古说,自己是一个喜欢与别人分享思想感悟的人,加之师范生的经历,选择这份职业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回想起大学里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经历,刘友古当时的感觉是兴奋之余有一点紧张。谈及教师上课这一点,他强调更多的是要在脑子里备好课,要能够脱离教材,把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理清楚,反对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因此刘友古的授课方式也偏向于慷慨激昂的风格

 

哲学涵养:“立人”非“立事”,“大用”非“无用”

 

 

    “哲学的作用不在于立事,而在于‘立人’。”这句话被刘友古反复强调,“哲学不是一门教人做事的学问,而是一门立人根基的学问。哲学是要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人性,有价值取向的人。在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之后,不管进入哪个专业领域,都能把握住所在领域中的根本问题,也自然能把‘事’做得更好。繁茂的树枝树叶就像是一个人强大的工作能力,而枝叶的力量来源于哲学这个树根,如果根没有了,枝叶的繁茂只是暂时的,必定有一天会枯萎。” 刘友古称,“哲学的作用就像树下的根,难以察觉却无比强大,此谓大用也。”

 

55E21

 

   有人说,哲学距离生活很遥远,刘友古却认为恰恰相反。哲学就在每个人的生活里,因为它解决的是学习者自身的安身立命。刘友古称自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社会是否具有至高无上的真理?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他不断地阅读书籍并反思生活。沿着这个思路分析,他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被告知何为对错,而现实生活却并非完全按此秩序运行,这似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存在式悖论,这个悖论映射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显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如果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人类又不得不去寻找真理,作为其行动的指引。”由此他得出结论:真理的存在并不是一刀切的,真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这个真理是从一个人对生活所产生的终极、绝对和希望的信念中产生出来的。这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并且往往与一个人对终极问题的追问程度相关.如“人为什么活着?”“人类的精神归属究竟在哪里?”思考这些问题会让人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终极信念。当终极信念越来越清晰的时候,人对真理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明朗,生活也就会随之越来越清晰。

 

BC59F

 

    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民主健康的国家都应该重视哲学教育,因为哲学对于民主和法治而言是必须的。哲学的精神要求人用全面、平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如果缺乏这种精神,社会的发展就容易因此失衡而产生各种问题。他还指出,目前社会上“虚无主义”十分盛行,“虚无主义”是指人的生活里没有道德标准、没有精神支柱,也没有什么高尚的意义。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哲学没有在场,理性思辨的精神没有在场。因此,现今是哲学在社会上需要重返其地位的时候。

 

12FD7

 

 

育人理念:唤醒理性+积极自主+通识教育

 

 

     得益于哲学学习和研究背景,刘友古在育人理念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对学习者,他的建议是要唤醒理性,正确运用。理性在人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学习哲学就是培养理性思辨能力的过程。哲学的训练不是通过教科书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对哲学著作的研读,进而引起学习者对历史事件、社会发展、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学习者可以从中习得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正向价值和精神指向。与此同时,如何运用理性同样很重要。“不能将理性只用在算计自我利益的得失上,尤其不能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去积极自主地影响着并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也正因此,刘友古建议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喜欢的哲学家作为精神导师。在空闲时候读一读这位哲学家的书,在学“做事”的环境中,有意识地把被遮盖、丢失的东西——做人之道,捡起来加以思考,避免生活陷入“虚无”的困境。

    对教育者,刘友古觉得教师需要围绕思想、逻辑、能力这三个核心要素来进行备课,建构其教学体系。在授课过程中,“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和各种知识的仓库”,而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理性思辨力与积极自主性,可以加入研究领域中前沿问题,让真理在辩论中脱颖而出,这比直接把正确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其效果要好得多。

    对学习环境,刘友古希望学校能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使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天分和兴趣。他提到,教学体制上改革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中心点,学校要提供一种能够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潜能的平台和机制,不能让学生完全框死于学科和学制的壁垒内。通识教育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就其本义而言,通识教育就是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哲学概念。他特别指出:“不要把通识教育上成知识普及的课程,同样需要围绕思想、逻辑、能力来设计课程体系,其中德育尤其不能缺位。”正确形式的通识教育就是要训练人的美德,要对美德进行阐述、解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通达到知识的殿堂。这才是通识教育真正应该发挥的作用。

 

F307

 

青年寄语:

   希望上海大学的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上海的城市优势,多参加课外活动和学术活动,打开眼界接触新鲜的东西,让自己的理性苏醒过来,不能只在校园里按部就班做些事,除非爱上图书馆。

   他用四句话为同学们提供了行动的方法。第一句,让自己的思想流动起来,学会批判性思维;第二句,重估一切价值,学会思想优先;第三句,放眼世界、开放心灵,学会经典阅读;第四句,叩问苍天、奠基人生,学会沉思生活。如果可以按照以上四句话来要求和训练自己,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事业。就算没有事业,至少可以跟得上世界和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至于落伍。

 

记者手记:

   非常荣幸可以采访到刘友古老师。我们的采访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那双明亮的眼睛和中气十足的声音。采访前也听闻刘老师在打造哲学氛围上成效显著,采访现场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感受到了哲学学问的魅力四射。我们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思考的学问,对刘老师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先学“做人”,不能只忙于“做事”。对学“做人”的理解就是学会思考,这至关重要,因为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思想的指引。与刘老师的谈话让我们受益颇深,哲学的确是一门值得每个人都去了解和研究的学问。

 

2CE24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李宇璠 康勇涵

选送:社会科学学部(筹)党委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上一条:褚凤灵:扎根社区逾十载,助力后勤育人才


下一条:陈捷:60后“新手主播”上线,“把课上好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