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统一:在改革的新时代号角中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建时间:  2019-01-07  刘文婷    浏览次数:


 

C6D3

从1978年12月18日到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已经走过了40年,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实现了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科学技术不断挑战创新。这40年来科技上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众多科学家们的砥砺奋斗。

当下,在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中,势必将面对更多更大的挑战,需要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让更多教师和有志青年参与其中,终将不再让“卡脖子”的领域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对于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科学家精神,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创院院长张统一院士分享了他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

 

要快乐健康地为国家做有意义的事情

 

当问及为什么在从香港回内地工作后最终选择进入上海大学时,张统一院士笑着说道:“说实话,我之前从来没想过我会来上海大学,也算是机缘巧合吧!”2011年6月24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后,中国学术界、科学界以及技术界都反应得非常快,对于材料基因组的相关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和研究所展开。在2011年12月关于材料基因组的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与早期推动国内材料基因组发展的徐匡迪院士、师昌绪院士一道,张统一院士就是在国内最早推动材料基因组的科学家之一。

张统一院士与徐匡迪院士认识已久,“我总喊他匡迪院长,因为他当过中国工程院院长,而且我和他都是北京钢铁学院的校友,在这种背景下我和他有很多接触,也有很多交流,他是一个超级院士。”正因为统一院士有着材料和力学的知识背景,所以徐匡迪院士建议他研究现今高端技术领域仍依赖进口的轴承,于是还在厦门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休假的张统一院士来到上海宝钢特钢进行轴承钢实地调研。“正因为此来到了上海,所以后来受邀来上海大学做学术报告,我就很开心地答应了,因为我也一直坚信能把学术的理念和成果分享给同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张统一院士来到上大进行学术交流时便得到了时任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教授等多位老师的热情招待,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期待他加入上海大学的愿景。说到这,张统一院士半开玩笑似的说道,“在得知我只是与厦大签署了临时合同后,他们就开启了狂追猛攻。”直到2014年6月,在一次与徐匡迪院士和罗宏杰教授等多位老师夜谈后,统一院士决定答应接受徐匡迪院长的建议加入上海大学。统一院士说道:“其实当时飞机已经晚点了,宏杰他们还一直在北京机场等我,接我去匡迪院长那的时候真的已经很晚了,匡迪院长还在等我们,他讲了很多,非常坚定地、认真地对我说一定要去上海大学。”说到当时有什么考虑时,张统一院士表示:“首先,新时代科学家要做点事,而我本来就已经下决心要做材料基因组工程,上海大学做材料基因组工程又有一定的前期基础,要做的事和我自己想做的事是一致的,是我喜欢的。其次,这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此外,我能够感受到匡迪院长对上海大学的关心以及他们希望我去的真心,都让我非常感动也给了我很多信心,让我相信未来就算会遇到极大困难,大家一起总会攻克的。”

1444D

此外,以怎样的状态为国做事也是张统一院士一直在强调的,他分享了黄克智院士的故事:黄克智院士七十岁的时候才学的打网球,每天早上拉着老伴打网球,还给清华力学所的教授们都买了拍子,鼓励他们一起运动。他现在已经90岁了,还在带学生做科研,他曾提出要为国家健康地工作70年。除了健康,统一院士补充道:“我们还要快乐,找到自我调节的方式,不要总是怨天尤人,这样永远都不能快乐地投入到事业中,只有快乐乐观的时候,才能在困难面前依旧勇敢地向前奔跑。尤其对于教师而言,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很多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只有愉悦才能在面临风雨时产生巨大的能量,才能持续地发光发热。”

 

教学科研两手抓

 

钱伟长老校长曾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活力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和和科研的平衡一直是很多老师始终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张统一院士看来,教学和科研并不是矛盾和相斥的,而是相长共赢的关系。“如果你是年轻教师,你要意识到教课是你必须做的,你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你必须做好这个工作。你一定要意识到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教育,教育是最主要的,是高校教师的天职。”长时间的一线教学能够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加深理解,这些对做科研也有极大的好处,教师也是教育的受惠者。

1D8E6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给中央、国务院报送了材料基因组工程和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的咨询报告,其中强调,材料基因组计划是材料研究方法的变革,是思维和理念的转变,其最终成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建议各大学的材料类院系从现在开始改革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培养具有材料基因组技术基础知识的新一代材料科学工作者。上海大学在2016年申请并获教育部批准在中国设立以材料基因组工程为办学理念的“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为材料设计专业制定培养方案并实施专业教学,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负责材料设计专业的招生和学生日常管理,该专业已于2016年招收首批学生,这是国内首个以材料基因组工程为理念的本科专业。对此,统一院士认为:“我们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就是作为一个教员,作为一个教授,首先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搞好科研,做好服务。为了教好书、育好人也必须做好科研。否则的话,你对知识的理解,要么就是太老了,要么就是理解的不对。如何在本科生四年教育的框架下,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这个难度挑战是非常大的。” 张统一院士还表示,教授要用简单且易懂的表达来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中却是很难的事情。不要觉得只有科学研究很有挑战,教育的事情也并不容易,不花费心血来做是做不好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能够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从而新老思想进行碰撞,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青年教师,学术面前都是人人平等的,在学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统一院士希望人人都能畅所欲言,“从我的角度来看,我现在在尽我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够给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的青年人,创建一个最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这个环境里成长壮大。”

E17A2

同时,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 “如何以更适合的方式对待学生?”统一院士形象地用去商场买东西打比方,他表示,“学校不是一个商场,商场是客户来买东西,我对你热情不得了,最后你买完我的东西算了,你将来怎么样和我没有关系。但是教育不是这样的,教育是人家把孩子送到你这来,家长、你自己、学校、国家都希望他将来要变成一个更好更有作为的人,对他是有期待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要有要求的,没有要求不行。”所以大学教育不同于商品,热情是一方面,学校教育更需要有爱心并对学生有严格要求。

 

凝聚中国心,坚守道德底线和原则

 

张统一院士是文革后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考生。纵观他的成长历程,在德国、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下学习和工作过,受到很多西方思想的影响,但是在他记忆中,“我的‘三观’基本是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不得不说,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对共产党和毛主席充满了无限的敬仰,而这些都长久地影响了我,鞭策着我学成归国,督促着我为国家做事。”统一院士坦言道。

51A93

当问及国内外文化差异对他的影响时,张统一院士笑着说道:“出国后我对西方的东西,学了点,但是没有完全学会,因为我的‘三观’已经在我脑子里根深蒂固了。现在回顾过去,在文革后,全国对于人的精神信仰上的教育是欠缺的,全国教育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信仰真空的状态,所以我偶尔会和一些现在50多岁的国内教授开玩笑,国内这些教授与时俱进,他们没有文化大革命以前根深蒂固的修养,他们有很多的想法是和我不一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心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张统一院士批评当下教育界存在着的一些不良风气,无论是报个奖、还是写个基金,有时似乎需要“找关系”。“我经常受到抱怨,一些年轻人就说我不帮他们。而我就常常思考我们每个人怎么样把自己的本份做好,总抱怨别人却不知道怎么样去改变自己,这是一个问题,是值得三思的事情。淡泊名利的坚守,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张统一院士说道。

2A5BB

言传身教常常被大家挂在嘴边,而言传身教的内容是什么呢?是诚实、担当与责任意识,而不是走捷径、找关系。“你的身教远远大于言教,所以不在于你说多好,而在于你怎么样把事做好。”张统一院士强调,“在教育上,我们需要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目标继续接力下去,具体而言,‘德’就是要对国家有责任、有担当,对得起中华民族,更要始终保持一颗中国心。‘智’就是要有本事,进大学来就是要把大学应该传授给他的知识传授给他。‘体’则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体魄,能够面对困难,有不放弃的乐观积极精神。”

 

拒绝惰性,脚踏实地地追梦

 

黄克智院士曾经说过:“健康与勤奋使我一生没有虚度”,勤奋成为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也是科学家每日践行的优秀品质。统一院士便是勤奋优秀的典范和榜样,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轶教授透露道:“统一院长周六周日也会来学校上班,按照出勤率,他一定是我们全院最高的,比中青年老师还要高。”甚至,统一老师在出差等登机的时候,他也都会充分利用时间修改论文。对于当代大学生,张统一院士曾表示:“我几年前就在上大就提出,要基于机器学习,把人工智能用在材料研发。这个提的比较早,但是我发现能够真正做的还是少数,大家惰性比较大。”在没有人监督、催促和管理的情况下,惰性使得很多工作与任务都一拖再拖,“一定要勤奋地脚踏实地地做事情”。

1AD03

此外,论文的评判标准成为了很多学生和老师质疑的地方。不以论文本身的水平论好坏,而是以刊登杂志的影响因子来论“英雄”是不对得。统一院长表示,“要面向科学最前沿,面向国家急需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3FB0

当谈及如何进行选题或项目的选择时,张统一院士稍作思考后说道:“青年人学习和探索新的事物和方向时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在确定研究方向时一定要首先考虑以下两点,第一,你要问自己:如果这个工作被顺利完成,它在学术上、工程上、国家急需上有多大贡献,有多了不起。如果评价的结果,做完这个工作以后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你就不要做了,你要捡那些做出来了不起的。所谓‘了不起’,其一是科学前沿,另外一个是国家急需,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二,就是要问自己这个工作你能不能做,或者你通过你的同事或老师,各方面创造条件能不能做,因为有些工作很了不起,但是你做不了,那就是白折腾了。”当扪心自问这两个问题后,如果结果都是可以,那么就不要犹豫,大胆地向前推进吧!

6D8A4

对于广大青年教师,张统一院士强调,青年教师一定要懂得合作与开放,注重不同领域专家的交叉合作。材料基因组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我们研究院在运作科技项目时就要求发动全上海大学的学科优势,谁能做好项目就由谁来主导,不一定非要本研究院的同事,整个上大,乃至全国各学校都可以进行合作,要坚持全方位地开放。同时,他还表示,青年教师要为本单位和国内外各机构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在服务性工作中会培养青年人的能力,会锻炼青年人的成长,尽管有时可能被有些人看成杂事,但是这个杂事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完成的,是责无旁贷的。

最后,张统一院士站在教学的角度向广大青年教师们提出,“大学,特别是上海大学,我们不管是培养本科生也好,还是培养研究生也好。我们并不是把培养成科学家,或者是顶尖科学家作为唯一目标。主要目标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对于一个社会,对国家的有用的人,这是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另外,他还强调作为施教者这样的身份,需要在课程设计上为学生的“出路”考虑。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能力后走入社会,进入到合适的位置。还要清晰地意识到真正做科研还是属于少数,要让大多数学生受惠于你的专业课程内容设计,要坚持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急需和市场的急需紧密相关的。

1A4F2

 张统一院士常常对学生和青年教师强调,“希望将来材料基因组这个领域里面,在国内主要领域里面发挥贡献的人才里面都是从上大出来的,我们时刻都要有梦想、有向前冲的动力。”但是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要求大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引领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求优秀教师在实践中言传身教,寄予给广大学生以优秀品质。

在科研中,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究竟是什么?张统一院士给出了他的答案,是诚实守信、淡泊名利,是追求真理、乐于创新,是襟怀梦想、勤奋好学,是勇攀高峰、严谨求实,更要把个人的理想自觉融入国家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当中,从修身、治学、立业、报国四个角度完善自我。青年教师们要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凝心聚力,在科研前沿孜孜求索,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C3E0

 

 

 



上一条:陈伯时:钻研担使命,教诲育良才


下一条:盛小平:笃志好学,有志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