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钠:新模式、新作为铸就期刊发展新气象

创建时间:  2018-12-24  刘文婷    浏览次数:


B64F

2017年5月,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公示。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荣获“优秀出版人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新闻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从第二届期刊奖荣获提名奖,到第三届荣获先进出版单位和期刊奖,再到去年秦钠社长荣获优秀出版人奖,上大期刊社实现了国家期刊奖“大满贯”。从2006年秦钠接任社长一职后,上海大学期刊社由原先的6本期刊发展到如今14本期刊。其中,多本期刊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期刊,有3本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C类),有3本被SCI、SSCI收录,有1本进入EI,还有1本进入ESCI。

                                           新时代新发展新模式,让期刊“活”起来

谈及期刊的定义,秦钠讲出了她自己的见解,“期刊一方面是学术交流的载体,培养人才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同时还是我们为学科服务的一个桥梁。”面对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制“崇洋媚外”和新媒体对传统出版造成“打压”的现象,学术期刊的生存越来越“雪上加霜”。如何让学术期刊在新时代“活”起来?如何刷“存在感”?成了秦钠与期刊社社员们奋斗的目标。

“在坚守传统期刊出版内容质量优势的同时,也要摆脱纸媒期刊传播的弊端。”秦钠认为“期刊要坚持与时俱进,要有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和新数据。特别在‘互联网+’的时代,要融入新媒体和新技术。在新时代谋求期刊的新发展模式。”

D72F

 2013年,上大期刊社启动“优先出版”计划,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所谓的“优先出版”是指将期刊社旗下所有“已编辑完成但还未出版”的学术刊物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全文推送。虽然纸质期刊的发行量将受影响减少,但由于网络平台传播广、速度快,期刊获得了更及时的传播和更高的引用率。秦钠透露:“我们还将在微信上进行推送,建立网上互动社区,方便读者与作者交流。”

近两年,期刊社将目标定在数字化和国际化方向。数字化运用“纸媒+新技术”,采用富媒体出版在刊上增加AR技术、VR技术和声频视频,并在刊上镶嵌一个二维码。读者在阅读时用手机扫扫描一下,刊上所讲的内容、实验的场景、前后技术对比等将会出现在智能手机上。除此之外,期刊社的CJS编辑部还开设了网上互动社区,方便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期刊观念要转变,提供服务助发展

2014年起,上大期刊社面向作者和读者推出 “按需印刷、按需出版”服务。编辑部也将会应读者要求,将某一专题相关的文章集结出版。若有作者要参加国际会议,希望自己近年来在某刊物发表的论文集成一册,编辑部也可以满足这类要求。秦钠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也要进行观念转变,不仅要生产内容,也要提供服务。“我们在学校的定位是一个服务部门,做到学术育人,服务育人。”

期刊从纸媒活跃到新媒体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期刊只停留在提供平台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以便阅读了解这些学术“新观点”,是不能打破高校科研交流的隔阂。师生们阅读学术期刊后如何使用高校资源建立研究与学科的互动关系,成了秦钠心中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大期刊社提出了“刊学研联动”。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打破高校研究与学科的隔阂,也体现学术期刊对高校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大期刊社旗下每一本刊物都对接一到多个国家重点学科,既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也为优秀学者搭建平台。”秦钠认为,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本学术型刊物来支撑这个阵地。当学校的学科交流没有自己的阵地的时候,就只能到别人的阵地上,适应遵循别人的规则。“当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这门学科学术期刊,我们也将拥有这门学科上的话语权。”上大期刊社不仅是为师生提供服务,更为学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保障。

DF6A

然而,在“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我们要创一本《先进制造进展》,这本刊原先是综合型刊物——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从综合刊到专业刊的转型中,我们遇到了缺少国际一流优质稿源的困境。创刊时间已开始倒计时,我们第一期刊物要发十多篇文章,还缺少一些专业大牛的文章,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一本新刊需要打响“第一炮”,而这一响需要专业大牛、国际大咖来充实这枚“炮弹”。留给上大期刊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秦钠带着社里的希望,北上找到当时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

 “第一次,周济院长没有答应,第二次,也是。第三次,我就直接住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休息区,等着周济院长上班,他来了,我就跟着他后面,一路走,一路说明我们遇到的困难,请他给予我们支持。后来周院长答应给我们一篇中文的综述文章。拿到文章,我们连忙翻译成英文。”秦钠老师说道,“当我拿着翻译好的文章,再次找到周院长指导后,他看了非常满意,说我们翻译质量很高。”

 为了更好地打造这本国际化品牌期刋,秦钠联系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寻找海外专家,并成功聘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院士Andrew YC NEE担任《先进制造进展》的海外副主编。期刊的文章来源丰富了,越来越多国内外人才汇聚在这本期刊上。

 长风破浪会时用,直挂云帆济沧海。每一本刊物都是社长秦钠与期刊社每位社员注入心血的佳作。“遇到困难不能敷衍了事,因为期刊社是一个服务部门,为师生提供学术储备,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持,为学科交流提供阵地。”

15F05

发挥自身优势,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采访时,秦钠老师经常提及“三多”——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的理念,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她关注着“社区教育问题”——终身教育问题;作为十五届上海市人民大会代表,同时也是上大民盟主委,她积极组织上大“社情民意”团队。“我们倡议多多观察,多多记录,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多多思考,为学校进言献策。最近我们也在准备为今年两会写提案。”

14F47

 上海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文理学科都需要期刊提供建设保障,这就奠基了上大期刊社不能像其他单位建立“1:1:1”模式,即“一个单位、一个编辑部、一本期刊”模式化管理。“上大期刊社是全国高校里最大的、实现集约化管理的刊群。其他单位的刊物1本刊物1个编辑社,而我们14本刊物14个编辑部1个期刊社。”秦钠介绍着上大期刊社独特的集约化管理制度。“集约化管理制度”是秦钠担任社长后,创新期刊的管理方式。实施集约化全系统管理后,上大期刊社率先突破高校期刊“小、散、弱”困境,推进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每本刊都会配置一个采编系统。从2007年开始,上大期刊社创新了每一本刊物投稿方式。不同于一般投稿方式——投稿者通过邮寄或email进行投稿,而是投稿者登陆网站,采编系统收录文章,专家在线远程审稿,审稿通过后再编辑。这种方式大大减少等待审稿的时间,提高审稿的效率。

 由于上大期刊社拥有14个编辑部,分别专攻文理期刊,所以管理、运行期刊社时会遇到“偏科”——文科编辑对电脑的使用熟练度不及理科编辑,而理科编辑对文字的运用不如文科编辑。面对这些情况,秦钠笑着解释,“我们的编辑部都在同一层楼中,相互交流非常便利,理科编辑会帮助文科编辑,文科编辑也会帮助理科编辑。”

 “大概2010年的时候,因为期刊社百分之七十多是妇女同志,当年我们八个编辑部就一下子遇到了四个编辑部的女编辑都怀孕了。其中有个编辑部总共四人,其中两位还处于临产期。但是杂志是连续出版刊物,必须一期期准时地出版,否则将会面临罚款。所以在这个危机时刻,我就采用跨编辑部方案,大家一起来进行加工,共同度过了这个难关。”秦钠说道,“我们四位编辑产假结束后也马上返回到工作第一线。考虑到四位编辑孩子还在哺乳期,期刊社还为她们购置了冰箱,方便她们下班哺乳。”这种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也是上大期刊社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荣获先进出版单位的原因之一。

16AEA

 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领导人,也离不开优秀的团队成员们。在培育期刊编辑人才方面,上大期刊社采用“带教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带领刚入行的新编辑慢慢适应和熟练,新来的编辑在工作开始前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期刊社年轻编辑都要在期刊屋做青年编辑志愿者。除此之外,期刊社依托学校的科研与教学资源,每年提供一定名额供年轻编辑去本校或外校攻读研究生或做访问学者,鼓励编辑参与相关学术研究。期刊社的“三节”——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和重阳节,既是为了慰问社员们的辛勤工作,也是铸就期刊社凝聚力的暖心工程。

 在壮大期刊社的同时,也要抓住学术期刊人才的培养。“年轻学者在我们刊物上投稿处女作的时候,如果内容质量过硬,采编的机率就大。我们《社会》杂志是获得过中国刊界最高奖期刊奖,其中全国10444种刊物,其中只评出十种。曾遇到有一篇文章来回修订了九次,编辑部帮助作者来回打磨这篇文章。我们的作者有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大咖教授,我们一视同仁,都会按照编辑出版的规范来回进行修改。”

 期刊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接触学术论文与专家交流,所以上大期刊社CJS编辑部开设网上交流平台。为了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上大期刊社还于2009年开设了期刊屋。今年还将开放面向本科生的服务点,开设讲座,指导论文写作技巧等。信息化建设、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团队建设都助力了上大期刊社的建设成果。期刊社的蓬勃发展也为学校科研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搭建服务桥梁。

165C8

1C8E9

 

 

记者 王淑敏

 

 



上一条:吴悦:传承教育 爱生如子 冰冷算法下难掩的热忱教育心


下一条:施利毅:科技势能助推产业化 上大智慧赋能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