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忠:亦师亦友亦亲人

创建时间:  2020-11-26  刘文婷    浏览次数:


“豫见上海,把青春留给上大


2005年从河南来到上海大学,从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到计算机学院的辅导员,再到如今的民族预科班辅导员兼班主任,郭建忠老师和上海大学已经结下了15年的缘分。


1C211


05年的时候,信息没有现在发达。郭建忠身边很多朋友到上海大学来读书,对上大的评价都很好。受朋友的影响,当时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郭建忠选择到上海大学读研究生,读完研究生时学院刚好在招聘辅导员,他应聘成功,“在做这份工作时,我发现我很喜欢这份工作,跟学生打交道,为学生做点事情还是蛮有意义的。”因为这份喜欢,郭建忠在为学生服务的岗位上一直以饱满的精神努力工作。


49A63


说到对上大的初印象,他说:“就是第一眼的感觉,觉得特别漂亮。到现在为止,也觉得非常漂亮,老师们也很和蔼。这么多年上大校园建设做的更加好了!”郭建忠的语气里带着骄傲。15年里上海大学和城市一起成长,而他和上海大学一起成长。上海大学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郭建忠将15年青春都留给了上大,用对上海大学的眷念和对学生的热爱,陪伴一届届学生度过在上海大学的美好时光。


真心待人,化解学生难题


大学时期是青年大学生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而现在的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心理和意识都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让他们暂时远离了父母的朝夕呵护,需要他们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必须面临的挑战。郭建忠总是能够从容地对待学生问题。他说:“多走近学生,走到学生当中,走到学生宿舍当中,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学生才能相信你和你讲真心话,相处其实不难,学生能分辨出老师是否真心。”


4E543


记忆中,09级的一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他和郭建忠老师的交流比较好。12年的时候该家长给郭建忠打电话说:“郭老师,您帮帮我们吧。这孩子现在非逼着我们给他办退学手续。”当时学生父母已经找了一个小时2000块的心理专家来咨询,但是孩子就是不愿意见专家,并且坚持让父母给他办退学手续。由于学生回家聊天时经常提到郭建忠老师,他父母就想到找郭老师。收到消息的郭建忠立刻赶到宾馆和学生交流,问他原因,开始他不愿意说,郭建忠就反复交流,会尽力帮他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敞开心扉,说他拿了三次试读警告,再拿一次可能就要退学了。“这个对别人来说可能不是个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天大的事。”和同学交流之后,郭建忠和他一起分析了课程和学习计划,并与授课老师以及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一起帮助该名同学。学期末,该同学的课程考核全部通过,自信心也提高了,最后顺利毕业,现在事业也很顺利。


732E8


对于郭建忠来说,学生的事没有小事。除了解决学生的突发问题以外,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郭老师也能通过对宿舍的查访未雨绸缪,不让矛盾继续发酵。郭建忠每天早上都会到学生寝室转一圈,晚上有空的时候也会去,看看学生是在学习还是打游戏,看看他们是不是有矛盾。“看到学生四个都很开心地和你聊天,那肯定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出现一个和你聊天,一个完全没有反应,那肯定是有问题了。你就要开始问是不是出现了问题?看如何解决问题。” 郭建忠会以宿舍为单位和同学们聊聊四个人关系怎么样,有什么共同在做的事,说说对方的优缺点,怎么样去包容对方,“我们都要包容对方是不完美的人,这样才能共同进步。”作为辅导员,郭建忠言传身教,从根源上去解决学生问题,和学生们一同成长。


严格要求,做学生人生的指路明灯



上海大学秉持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学业上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在规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需要辅导员老师加以督促。而郭建忠自有监督妙招。对刚进入校园的“萌新”,他会让他的每一个学生先做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写好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学生时刻自省自查。



47B22

入学学生规划


现在,作为民族预科班班主任的郭建忠,每天早上七点不管春夏秋冬还会坚持带着学生晨跑,遇到下雨或者天气不好,还会安排学生上早自习。



46C1C



他认为:“在和学生沟通好之后,应该要求学生坚持早起。”因为学生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不可能说今天没接到任务就不上班。而且早睡早起也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考虑。另外对于作息时间的调整也有利于宿舍关系的和谐。在处理问题时,郭建忠也将自己多年的思政工作经验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即使在疫情期间,郭建忠也会经常给学生和家长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学习进度。他也会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防疫宣传和管理,尽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工科的学生,郭建忠在大一的时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把课程扎实学好,还要买一本考研的复习书,为自己设置更高难度的学习,以便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郭建忠曾带过一个学生一年。该名学生按照郭郭建忠老师的要求自学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数学成绩非常优异。大一结束以后专业分流,当时大家都想去比较热门的学院,而这个学生当时就问郭建忠去哪个学院,并且说“郭老师,您到哪,我就到哪!”因为她相信老师的严格对学生来说是动力更是保证。果然该名学生最后顺利获得保研资格。

因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关爱,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还是和郭建忠保持密切联系。谈到这群学生时,郭建忠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一晃十多年过去,看着学生长大成人,独当一面,还能做彼此推心置腹的好友,这份真心换真心或许也是郭建忠能坚守在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动力与支持。


细心观察,让贫困补助落到实处


上海大学本着“不让一个新生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的宗旨,完善“绿色通道”入学制度,有着完备的资助政策,绝不让任何一名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生活受挫或是辍学。这本是对有困难学生的关怀,但是有些学生会因为自尊心和隐私问题,而选择放弃补助机会。

郭建忠带过一个学生,她家庭比较困难,但是没有申请困难助学金。通过生活中的细心观察,郭建忠发现她确实存在困难,就与家长联系并和学生沟通,帮助这个学生申请了助学金。通过这件事,女孩也转变了自己的观念,通过努力学习后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疫情期间,有位少数民族学生的母亲意外身亡,郭建忠了解到她家庭比较困难,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入,郭建忠第一时间个人捐助500块钱,并及时联系了学校的成才服务中心,为学生争取到2000块钱的补助。“生活当中的经济困难因为心理问题不愿意申请,我们只要多聊多沟通,都能解决。”作为辅导员需要多一点细心,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切实发现学生的需求。郭建忠老师用“润物细无声”般的关怀和施助,让有困难的学生抱有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青年寄语

趁着年轻,努力奋斗吧!


记者手记

到办公室的时候,郭老师刚带着同学们晨跑回来不久。头上虽然已有少许白发,但是脸上时时刻刻都洋溢着笑容,很有活力。谈起学生的事情来,他总是不自觉的微笑,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也感染着参与采访的我们。很荣幸能够采访到郭建忠老师,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做人生规划的必要性,也认识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希望能和老师所希望的一样,生活有计划,学习有干劲,在最好的年华里,努力奋斗!


3D46D

本文记者专访郭建忠老师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尤曼玉



上一条:郑国莘:传道授业语未休,矢志不渝育新人


下一条:汪斌:沉下心做事,沉住气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