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奋斗成就理想,科研反哺教育

创建时间:  2020-10-26  刘文婷    浏览次数:


他是对上海大学理学院量子人工智能中心充满使命感的物理学人,他是学生学术路上“亦师亦友”的引领者,他是对自己有着极高要求的教育工作者,他是对上海大学充满了自豪与期待的“老上大人”。

作为学校国际化平台的主要负责人,陈玺教授身上有着很多闪耀的标签,但这一路走来,他始终没有忘记的是自己最初那份朴素的学术理想和对于国家、民族的使命与担当,这是他最初也是一直坚守的信仰。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让他对于学生和为人师者的使命有着很深的理解与认识,在繁忙的科研之余,他不断探索学生的教育问题,希望能通过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学生的反哺。对于学生而言,他从来都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物理大咖,而是那个能在关键时刻提供问题解决思路以及研究所需各类资源的老师,是那个能够交流学习技巧、沟通成长途中所遇迷茫的朋友。


5DB49


热爱、使命与担当


成立量子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是上海大学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化战略中重要举措之一。平台命名与其所研究的内容息息相关,主要关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脑科学。量子计算的存在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研究过程中所必需的大量计算;同时,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有助于推进量子计算;而在人工智能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深入学习神经网络,这是脑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因此做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平台结合了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课题,而这也正符合目前上海市乃至于国家在人工智能、脑科学和量子技术的战略需求。

作为这样一个重量级平台的中方负责人,陈玺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一刻也不敢懈怠。

在陈玺看来,这个平台并不应该是一个单一学科平台,而更应该是一个交融的学术交流平台。虽然目前平台设立在理学院,研究方向也以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为主,但这并应该是平台长远的发展方向。平台被放在哪个学院,由哪个专业的老师作为负责人,这些在陈玺看来不过是落脚点的选择问题,作为平台创立人之一的他看到的是平台更多的可能性。他希望能通过各方努力,将平台打造成一个具有交叉融合性和充分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去产生一些思想的火花,从事一些顶尖的交叉性学科的研究,产出科研成果。

这是陈玺作为研究者的使命感,这份使命感中也承载了他对平台的希望和他的科研理想,是一直以来支撑他一路披荆斩棘的动力与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玺积极联系各方资源,以此让更多老师参与到平台的建设当中来,同时丰富平台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希望能尽早破除平台的学科、专业限制。就在采访正式开始的不久前,他还在忙着处理平台资源对接的相关问题。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不久前还与经济学院进行了沟通,并在微信上建立了量子经济群,希望彼此能实现一些合作,产出一些有用的成果。


A680C


提及当年为何会选择量子研究方向,陈玺分享了他的青春岁月。当时从上海大学博士毕业,获得西班牙科技部Juan de la Cierva奖学金去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物理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此之前,他的研究方向并不是量子光学研究,而是微纳光学和介观物理有关的。但在海外学习过程中,陈玺进一步认识到了量子信息和量子技术等相关研究的兴起,以及较大的潜在应用。这很可能成为未来国家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转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过,对于陈玺而言,选择量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内心深处的那份热爱和热爱中所包含的学术理想。在他看来,理论研究往往很难在当下就被证实具有实际的效用和价值,必须要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发现研究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研究才会慢慢的展现出它对于国家、社会的实用性价值,慢慢受到关注。而这个过程中的坚持离不开你对你所研究项目的热爱,离不开你的学术理想。

对于自身所做的研究工作,陈玺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表示自己这10年来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研究怎么把量子态又快又好的进行操控。他用乌龟和四个轮子进行类比,这也是他在进行相关报告时所惯用的开场白。“乌龟的爬行速度实际上是很慢的,要加上四个轮子,这就是要把一个慢的东西的速度加快。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一个微观量子体系,如果要做量子信息处理,需要想很多的办法,从而实现对量子态又快又精准的操控。”在研究这一问题的十年间,陈玺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甚至是外国权威专家的认可和赞赏。近年来,诸如一些具有超强前瞻性的企业,也开始关注量子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这样具有商业化、集成化的研究课题,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这一点让陈玺倍感欣慰与自豪,也因此更具动力。

在不断求学求真的道路中,陈玺收获满满,这些成就见证了陈玺一路走来的坚守与付出,也给了他在科研这条荆棘之路上不断向前的信心与勇气。相对于成就,挫折在陈玺的字典里更加的普遍且寻常,他说“在科研的道路上失败是90%的,成功是10%的”。拿科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发论文环节来说,除非你论文投的是那种不好的期刊,否则你的稿子有80%的几率在审稿的时候会被说是不好的,然后如果你的论文好一点的话,期刊会给你大量的修改意见,这些修改意见常常使人晕头转向。这些令不少研究生头疼的问题在陈教授看来是科研这条漫漫长征路上所必须要经历的坎坷。作为一路走来的前辈,他表示这一切都是寻常的,对于年轻的学子们而言,“只有怀揣学术理想,勇敢的面对这一切,才有可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不断前进”。


科研反哺教育的践行者


陈玺对专业和科研的热爱,让他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如一的严格地要求着自己。也正是因为对高校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陈玺将这份“严格”贯彻在了自己育人的过程中。

“让老师既做科研又做教学,让科研反哺教学”。这句出自钱老校长的话也是陈玺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所奉行的一个准则。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往往需要精确到每个教学细节。“就拿文献阅读课为例,”陈玺兴致勃勃道,“这个课老师得把文献的补充知识告诉学生,把相关来龙去脉讲清楚,同时还应该能回答学生提出的文献里面的任何一个问题,能把文章引申开来,包括其中的知识的结构、原理都讲清楚。”

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陈玺特别提到了一点,“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反思批判能力”,在他看来,研究生的任务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要尝试去开拓历史的。在研究生的学习进度中,不存在先把基础打牢再来学,必须边做、边学、边看、边讨论,然后在这四个步骤中不断螺旋循环的上升。

陈玺一直非常鼓励青年学子心怀学术理想,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去为科技创新添砖加瓦。也正因如此,他对自己的学生有着很高的要求,他把这些要求概括为四个词:阅读、思考、计算与讨论。陈玺说,阅读是最基本的,作为研究生要坚持每天不停的去读文献,不断地跟踪进学术网站看最新的文献,就像看教科书一样。说着陈玺还展示了他自己手机的网页浏览界面,上面除了学校的相关网页就是一篇又一篇专业相关的文献。同时,他也说,简单的阅读是不够的,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一定得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保障。而除了阅读与思考,陈玺强调,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说这点正是我们中国的学生最为欠缺的。陈玺认为讨论是科研工作的推进所必须的,开组会的时候需要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讨论。陈玺很看重,在困难和课题面前的人人平等,他说导师实际上只是比学生会有更多的经验,但要解决问题必须通过交流讨论。在这里,陈玺还强调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不管是学术问题还是师生关系,陈玺认为只有沟通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而现在很多的导师与学生之间就是缺乏沟通,这也就导致很多小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是要计算,陈玺解释到,理科专业是离不开复杂的计算或者数值模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尝试去做。你只有不断的去计算,你才能有所体会,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在专业上你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离不开大量的计算。


54946


除了在漫长的科研和教育生涯中所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海外留学与交流的经历,也为陈玺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不少启发。在他看来国外科研工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相互交流讨论的方式,破题的方式都值得国内借鉴学习。对此,他表示,海外高校的科研工作者非常注重讨论,无论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是老师与老师之间,或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各种形式的讨论都是非常频繁的,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自由平等,这一点对于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力的。除了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海外研究者的工作效率在陈玺看来也非常值得国内学生学习。“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陈教授以德国教授的例子举例说明道,“他们的时间表都是排的非常满且明确的,比如:2:00~3:00跟谁讨论,3:00~5:00跟谁讨论,6:00又需要做什么事情,时间安排都是非常明确的,然后会严格的遵照时间点去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

同时,在海外访学的过程中,陈玺也看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教育借鉴、学习的地方。他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在基础知识这一块是存在不足的,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在以色列的魏尔兹曼研究所,他了解到该研究所量子信息研究方向的学生,会被要求精学高等量子力学和量子光学这两门基础课程,只有通过这两门学科的闭卷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这样的要求,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基础知识。陈玺建议在我国高校推广这种能够提升学生自身专业素养的课程考核方式。他拿自己所在物理学专业举例,可以将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光学这两门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为要求深入学习并进行闭卷考试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这两门功课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他自己的项目组,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一本量子力学和量子光学的全英语书籍。


亦师亦友的引领者


作为一个杰出的物理研究工作者,一个具有极高自我要求的教育工作者,陈玺与学生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陈玺认为,虽然导师是学生研究路上的引领者,但导师不是什么都懂的,尤其是研究生阶段,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东西导师也是不知道的。在采访的过程中陈玺一直非常强调“未知面前人人平等”的这一观点,他说在课题面前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平等而自由的讨论。毫无疑问,这个观点也始终贯穿在陈玺的教学过程中。在和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的时候,他一直都把自己摆在一个合作者的位置上。“如果遇到难题他会和学生一起演算讨论,共同解决。在他的组里从来不存在‘小导师’、‘小老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陈教授亲自一字一句批改的。”一位来自陈玺课题组的研二学生不无敬佩地评价道。

“学生有问题来找导师是说明他信任你,而帮学生解决问题无论是从情感还是责任出发,都是导师义不容辞要去做的事情。”在采访过程中,陈玺一再强调这一点。他表示,理工科专业的老师除了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经费、硬件等种种问题;还应该帮助毫无头绪的学生厘清研究思路,带领他走出研究思考的第一步。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和追求的学生,导师还应该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平台和足够的机会。提到研究生阶段中不少学生存在的浮躁和焦虑的问题,陈玺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面对学业,工作和社会上一些其它方面的压力,会变得浮躁焦虑,在学术上急于求成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这并不是学生的个人问题,因此作为同样有这些经历的前辈,他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在经济、资源、机会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和帮助。同时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他也鼓励学生尽快的去平衡这两者,一方面要怀有学术理想,在专业上不断努力;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的做出一些成果来。

陈玺在学生教育中不仅强调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鼓励学生与其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注重因材施教。陈玺课题组的有一位成员是大家眼中的物理学天才少年。作为一名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这位同学已经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但显然,陈玺眼中的这位同学,要更加多元立体一些。他说,该同学带着些少年意气,却又心怀学术理想。聊他的那些“趣事”,陈玺马上化身成了大家长的角色,脸上是藏不住的慈爱与骄傲。

陈玺始终在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调整着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他说这是他作为导师应该做的。而对于陈教授而言,最大的感动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带着那份和自己一样的对学术的热情,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创造出新的希望与成果。


尾声


9C035


其实,陈玺还有一个身份,本科、博士都是上海大学毕业的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上大人”,可以说,他的成长轨迹与上海大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陈玺说,他有幸多次和钱校长见面交流,钱校长的《论教育》他曾从头到尾的仔细读过,这些都对他的科研、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谈起学校发展,陈玺动情的说“我亲眼见证了,G楼、F楼、H楼,一直到后来的伟长楼的从无到有。” 对于我校所取得的成就他更是所数家珍,从钢铁冶金、流体力学到无人艇,再到社会学院、美术学院等,他都了如指掌。陈玺对于上海大学的未来有着更高的期待与展望。

在上海大学践行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加快向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的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上,陈玺由衷地希望,学校能有更高质量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能够打出更响亮的品牌,无愧于上海大学的名字。他说这是他作为一个老上大人的情怀!

访谈进行到最后,陈玺教授不忘嘱咐我校孜孜不倦、埋头做科研的广大硕博研究生说“你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他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的把理想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用科研反哺社会。

从学生到专业老师,从教授到学术平台的重要负责人,这一路,陈玺与上海大学共成长,他的角色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质朴学术理想,以及他作为“老上大人”对于国家、民族的使命与担当!


记者手记:走进约定的实验室,入目的是干净整洁的办公区域,笔者有点茫然的向正在学习的同学询问陈玺教授的去向。而此时,恰好的遇到陈教授迎面走来,由于资料里面陈教授的照片都相对年轻,而显然陈教授在日常生活中的穿着相对随意,笔者并没有一眼认出陈教授。但陈教授并没有因为我的失误而表现出丝毫的不耐,只是笑了笑说“我就是陈玺教授”。而在之后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过程中,陈教授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耐心,认真仔细的回答笔者的每一个问题。采访接近尾声,时间已经到了傍晚5点半,陈老师仍给我们不紧不慢的交流着。办公室大多数的学生也都在工作,可见陈教授常常因为和学生一起工作而留下来。采访过程中,陈教授始终如一的亲和和友善,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撰稿:胡雨洁

选送:理学院党委



上一条:汪斌:沉下心做事,沉住气做人


下一条:任忠鸣:百炼成“晶”,“四心”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