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波:以艺术之名,开启跨界人生

创建时间:  2020-06-18  刘文婷    浏览次数:


 

六月的气息在这座城市里弥漫。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师生团队,生活在这座城市,同时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而默默奉献着他们的艺术创意与设计创造。传统生活中常见的老竹编、手工扇和手工织绣等经过他们的创意创新,成为让无数国外友人惊叹的艺术品。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带着中国乡村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的呢?他又是如何带领学生一起用艺术的方式来参与城乡建设的呢?

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访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老师。

当天下午,刚结束“全国艺术游戏大奖赛”评审工作的金江波,脸上没有疲倦之色,他走过来与我们打招呼,随和、亲切。他的笑容很温暖,彷佛有种奇妙的力量,让人忘了这是个专访,而更像是和朋友相约坐下来,一同聊聊过往经历和畅想未来。

 

时代变迁——折射个人成长的印记与人才培养方向的变革

 

人们说,敢于尝试是一种勇气。今年四十六岁的金江波,浙江人,曾是一名国画系学生。“按道理讲,我留校应该是要为国画专业发展继续做贡献。”可纵观金江波的履历,从传统美术专业到后来的计算机设计、数码艺术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方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他一直在尝试新的艺术领域。“这是时代的变迁对我们个人的一种折射。”

 

 

为了开拓交叉学科建设的新领域,培养面向“跨专业跨学科发展”的后备师资人才,1997年,学院选拔金江波前往日本研修多媒体设计管理。回国后,金江波成为国内最早的“数码艺术研究”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之一。他开始筹备“数码艺术”专业方向的本科教学计划,并作为主任主持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际多媒体事务所”的科研工作。2000年,美术学院正式成立数码艺术系,面向社会招收学生,培养数码时代的专业人才。到了2007年,金江波为了让自己的学术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新媒体艺术研究方向”博士生,继续深造。2012年,博士毕业后的他选择回母校从教,“我的大半人生都是在上海大学度过的。”金江波饱含感情地说。

谈起自己的成长,金江波认为这是中国时代发展使然。“那时的美术学院还在凯旋路30号。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上海没有高架,更别提地铁了。我骑车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都要四十分钟。”可现在,“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时代。”他拿起桌子上的手机,说道:“像现在,你们年轻一代很讲究创意感。无论是手机,还是眼镜架,你们都会要求自己与众不同。更别提每个人的个性化服饰与生活方式了。”金江波感受到当今艺术发展的新机遇,表示“这是新时代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中国最早参与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实践的艺术家之一,金江波侃侃而谈:“当下的艺术家,应该要关注现实,深入生活,为社会发展服务。在物质不富裕的时代,我们靠经典艺术的创作来引领精神塑造。但在物质极其发达的今天,艺术的外延很丰富,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创意,离不开艺术与设计的介入。我们所强调的艺术对社会的作用,体现在艺术是一种推动社会变革,提升生活品质的最基本的文化力量。”

在这次专访中,“美”这个字反复出现在金江波的话语间。“美是人类最根本的精神需求,美通过艺术共享给所有人。”从开始学习国画到踏入数字艺术领域,金江波一直在研究“美应该如何表达和创造?”而如今的城市空间,金江波也带领着学生一起探索“美应该怎么服务大众,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让公众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心灵更富美的涵养?”

“为社会提供美的创造力”是金江波与他的学生共同的目标。

 

 

谈及学生,金江波的脸上洋溢着喜悦。“我的学生现在都在各行各业发挥他们的价值。”作为中国第一批教授数码艺术方向的年轻老师之一,金江波带过的第一届学生,“有的成为游戏设计总监,有的成为电视台的编导。” 后来培养的学生,“我带着他们参加了国家举办的一些重大项目,包括世博会、国内外艺术双年展和国际博览会的展出。”而最近几年带的学生,“我开始让他们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来。和学生一起,用人文理念去建设美丽乡村。”

金江波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处在时代浪潮下,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参与其中。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让孩子们在社会中历练。”时代变迁不仅造就了拥有多元身份的金江波,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勇于“直面社会需求”的美院学生。

 

 

曾获得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金江波称,他和学生是一个“学习命运共同体”。“我更多的是和学生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面“镜子”,“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很强。但他们碰过的壁,跌倒过的地方不一定比我多。所以我更多的是把我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他们,使之在我这面镜子的对照下,发现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问题与专业局限,让他们以我为鉴,更好面向未来。”

保持“底线思维”则是金江波跟学生做朋友的前提条件。“学生不能违背原则性,我和他们都很‘友好’,但宽松的学习氛围营造,是为了促使他们更有凝聚力,更有团队精神,更好的团队协同发展。但是有几条红线是不能突破的,譬如论文写作,就不能马虎,没什么好说的;譬如课题,必须尽责;譬如课程计划,必须全身心投入。只有做好自己专业的事情,才能谈日后的发展。”

 

 

在金江波的认知里,“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不一样。”他谈到“美育”一词,“工业革命带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是实实在在的制造,是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线的建设。而美的时代则是个性解放、精神消费、追求差异的时代。所以今天,我们对美的需求是根本的,我们美术学院的师生更应该为社会美育承担使命。美是大众的,美也是生活本身,美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去年,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金江波老师与美术学院师生一起合作,完成中国共青团诞生地渔阳里的“青春赞歌”纪念广场的创作。“这样一来,我们为青少年学子们的入团宣誓、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公共文化场所。我们美院的师生将科研创作带到了城市公共空间,发挥专业优势,身体力行地为城市打造独有的文化地标。”

金江波将这种“城市的美”称为“有温度的美”。他与美院学生一起,用人文理念和艺术创意对城市风貌奉献出他们的力量,让“温度”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从十九岁来到美术学院,金江波认为在上海大学的工作生活“已经融入为我身体里的一部分”。作为美术学院的一员,“我有幸见证学院的沿革变迁,有幸成为助推她发展的团队成员之一。”

“生于斯长于斯。”读完清华大学艺术学的博士,金江波选择回母校从教,“上海大学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成长空间。我要借助清华大学学习所得与积淀的学术资源为上海大学的美术教育事业更好服务。”如今,美术学作为上海大学的A类学科,“我责无旁贷地要和团队一起奉献自己的力量,继续为美术学院的发展而努力。”

 

 

 

牢记使命——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

 

除了与艺术教育相关的各种头衔,金江波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民进会员。谈及如何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他认为一定要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与政协人才多元、精英荟萃的舞台作用,坚持爱国同心、政治同向、事业同行,把所有支持发展的力量凝聚起来,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同时不忘方向的“一致性”,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金江波新当选为市政协常委。他表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今后履职中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十九大精神融入自己的学科领域,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担当者和同行者。

履职第一年,金江波老师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借助上海大学统战成员人才荟萃和智力密集优势,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他提出“让美育进社区”,以公共艺术提升上海城市能级。为此,金江波建议:“美育作为一种多学科全方位的教育手段和载体,应联动家庭、学校及社会一体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强化社区治理创新。比如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意课程进社区、建立手工驿站、美育驿站等。美育还可以与党建活动配套联动,落实引领美、塑造美、示范美、创建美、关爱美、弘扬美的系列美育党建,共同营造上海特色创意社区和文化艺术公共空间。”

 

 

“莫干”匠人——艺术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竹海连山,经四百旋高路,轧轧轮声,直上清凉世界;莫干遗迹,历三千载流光,堂堂剑气,凭看吴越春秋。”——莫干山楹联

这座深藏竹海之中的百年古山,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地方重塑:中国乡村实践与文化复兴的邂逅”闭幕展中,作为讲好当代中国乡村故事的发展案例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全新面貌。担当策展的金江波多年来在“地方重塑”理念主导下,选择将艺术带到最需要的地方——中国乡村。“我们对乡土的解读和重塑,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搞一场艺术活动,而是一次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探索。”金江波希望利用美术学院的人才及专业优势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行业资源,挖掘乡村文脉的资源,把握乡村景观的独特优势,借用乡村生态环境的特点,用艺术来介入城乡的文化生态、生活样态和产业业态的转型。

 

 

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2018年,金江波主导的“乡村重塑,莫干山再行动”邀请众多艺术家、青年师生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一起,围绕莫干山“竹、泉、云”等主题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打造出一个文化与旅游融合、生活与艺术碰撞、乡村与世界对话的新平台。

金江波认为,重塑乡村社会价值,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是艺术参与乡村实践的意义所在。他坦言:“乡村振兴不仅要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也包括文化自信。从这个层面上讲,艺术是最有可能的一种实现方式,因为它是有机的、绿色的、柔性的。用艺术来感染和感召更多人参与当地建设,让更多人能够感受这种生命力,这是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所特有的价值。”

当下,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升温,美术学院“公共艺术计划-美丽乡村项目”已在长三角地区设计了25个美丽乡村,其中有4个已经获得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称号,2个获得“中国特色古村落称号”。金江波介绍,接下来他们计划以文创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建设长三角地区“文创小村”村落群。如何推动文创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公共艺术服务于乡村生活的主要发展方向。

 

协同创新——做资源的超级链接者

 

近年来,金江波一直密切关注着如何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他及其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团队共计举办了25余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主要负责人,金江波认为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一个为协同运作提供设备、空间和人力资源的机构,是资源转换为创意的机制和方法、是原油提炼为汽油、柴油、燃油的中枢站”。它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在于超级链接各种资源,通过管理资源、转换资源、运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包括政府、企业、艺术机构、院校)和文化资源(包括非遗技艺、学科特色、地域民俗资源),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年来,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了550余非遗技艺传承人,每期教学平均190课时,涉及传统工艺种类80余种,服务了3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与偏远山区,孵化非遗传承人的跨界创新代表性作品400余件。通过协同创新,这些技艺传承人不仅是手工艺品的制作者,更是传统文脉的守护者、生活美学的创造者和文旅融合的开拓者。

同时,作为一位艺术教育老师、高校行政工作者,以及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优秀艺术家,金江波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让资源实现超级链接”的理念。他认为,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的技能要求越来越全面,学会做一个超大规模的链接者非常重要。超级链接者像是不停采蜜的小蜜蜂,虽然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通过团队资源的相互连通,最终可以产生无法估量的化学反应。

 

 

回顾这一切,金江波总是报以微笑:“艺术是支持我一路走来的坚定信念,尽管中间有过很多挫折和挑战,但我一直是和艺术在一起的,已经足够幸运。”言语间,不难看出金江波对艺术强烈的热爱,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他除去多重身份之下的人生浪漫。

 

青年寄语:

希望上大学子切实践行“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刻苦求学,坚持学思结合、施展专业才华,做本领过硬、创新实干的有为青年;奋发向上,担起发展重任、点燃青春激情,做信念坚定、奉献社会的有志青年。

 

记者手记:

谈起艺术,金江波老师眼神里绽放着光芒。他和我们印象中的艺术家不太一样,虽不厚重但仍能明晰辨出的浙江口音,再加上他以学生的“镜子”自诩,一下把他的艺术家身份拉回人间。

正如他所说,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学习命运共同体”的存在让金江波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共同为中国的艺术设计的话语权建设而努力。在这次专访之前,我们很难想象,艺术和城乡建设会有怎样的联系。可与金老师一番交流下来,我们才发现,公共艺术就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城乡每一个角落,滋润人们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说上海大学的工作生活是金老师身体里的一部分,那么艺术则一直流淌在他的血液中。这个城市永远有一个师生团队,在努力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创造与创意设计的更多可能性。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罗炜熠、高珅

选送:上海美术学院党委



上一条:于晓宇:育新时代“创客” 做双创教育耕耘者


下一条:周全:湍流前沿基础研究的上大探索者